在草莓種植中實施水肥一體化技術,可顯著提升水肥利用效率、降低人工成本並提高果實品質。以下是具體實施方案及關鍵技術要點:
一、水肥一體化係統的核心組成
水源與過濾裝置
水源:優先使用地下水或淨化後的地表水(需檢測水質,避免雜質堵塞管道)。過濾係統:安裝疊片過濾器或網式過濾器(精度100-200目),去除懸浮物和雜質。
施肥係統
施肥罐/注肥泵:
小型種植戶可用文丘裏施肥器(成本低但需手動調節);大型麻豆APP官网入口推薦全自動注肥泵(如比例注肥泵),準確控製肥液濃度。
肥料選擇:
水溶性肥料(如硝酸鉀、磷酸二氫鉀、水溶肥19-19-19);避免使用顆粒肥或難溶肥料(如鈣鎂磷肥)。
灌溉管道與滴灌帶
主管道:PE管(耐老化、抗壓);支管與滴灌帶:
滴灌帶間距根據壟寬調整(通常30-50cm);滴頭流量2-3L/h,確保均勻供水。
控製係統
手動控製:簡單開關閥(適合小規模種植);自動化控製:
傳感器(土壤濕度、EC值、pH值)+控製器(如PLC或手機APP);根據草莓生長階段設定灌溉程序(如開花期每天滴灌2次,每次30分鍾)。
二、水肥一體化實施步驟
1. 係統設計與安裝
布局規劃:
滴灌帶沿草莓植株行向鋪設,每壟1-2條(根據植株密度調整);確保主管道覆蓋全部種植區域,避免死角。
壓力調節:
係統工作壓力0.1-0.3MPa(過高易爆管,過低出水不均)。
2. 灌溉與施肥同步操作
灌溉時長:
每次滴灌30-60分鍾(根據土壤濕度調整,避免積水);草莓根係淺(20-30cm),需頻繁少量灌溉。
施肥時機:
在灌溉開始後15-20分鍾注入肥液(避免堵塞滴頭);施肥結束後繼續滴清水15分鍾,衝洗管道殘留肥料。
3. 係統維護與清洗
日常維護:
每次施肥後用清水衝洗管道10-15分鍾;每周檢查過濾器是否堵塞,定期清洗或更換濾網。
深度清洗:
每茬結束後用酸液(如檸檬酸1%)或堿液(如氫氧化鈉0.5%)循環清洗管道,去除沉積物。
三、水肥一體化的關鍵技術要點
精 準灌溉
土壤濕度監測:安裝土壤濕度傳感器(如TDR探頭),實時反饋數據,避免過旱或過澇。分區控製:根據壟間差異調整灌溉時長(如靠近邊緣的植株需稍長灌溉時間)。
科學施肥
少量多次:草莓需肥高峰期(開花結果期)每天或隔天施肥,減少浪費。營養平衡:避免單一元素過量(如氮肥過多導致徒長,鉀肥不足影響糖分積累)。
病蟲害防控協同
減少葉麵濕度:滴灌比漫灌降低空氣濕度,減少白粉病、灰黴病發生。肥藥協同:在施肥係統中可加入生物農藥(如枯草芽孢杆菌),但需確保與肥料兼容。
數據化與自動化
物聯網監控:通過手機APP遠程控製灌溉和施肥,設定閾值自動觸發(如土壤濕度<60%自動啟動滴灌)。曆史數據分析:記錄每次灌溉施肥數據,優化下一季管理方案。
四、水肥一體化的效益分析
節水30%-50%:精 準滴灌減少蒸發和滲漏。省肥20%-30%:直接輸送至根係,避免浪費。省工50%以上:自動化係統減少人工操作。增產提質:
果實糖度提高1-2度(因水分均衡供應);采收期延長10%-15%(減少生理病害)。